支持多維,請點擊我們贊助商的廣告

《天葬》  王力雄 著

第八章神界輪迴(2)

【多維連載】

中共對此的解釋一概歸為階級壓迫,從而把舊西藏形容為“野蠻黑暗”。直到今天,還在西藏一些地方﹙如江孜﹚把舊西藏官府門前掛的皮鞭、鐐銬等刑具作為展覽。中共政權用刑並不少,但是從來都會把刑具藏得嚴嚴實實,因此它會推斷藏政府把刑具毫不掩飾地掛在外面,更會殘暴得無以復加。其實對藏政府而言,那些刑具作為一種文化象徵,遠遠超過其真正使用的價值。

從文化意義上理解這些現象,生存的恐懼使西藏人在他們積雪覆蓋的群山、颶風橫掃的平原、奔騰的河流和寬闊的山谷之間,到處都看到猙獰而易怒的神靈鬼怪。恐懼是他們生命歷程中與生俱來的組成部分,經過升華的恐懼成為他們精神世界的核心。他們必須膜拜恐懼,服從恐懼,以複雜的禮儀祭祀恐懼,才有可能通過對恐懼的順應,在恐懼的規則和強大保證下,獲得安全和心理上的解脫。這樣的恐懼在相當程度上已經具有神的性質。西藏宗教崇拜大量猙獰恐怖之事物的根源應該就在這裡。

這種對恐懼的崇拜在西藏寺廟裡也表現得很充分。英國記者埃德蒙•坎德勒筆下描寫的拉薩小昭寺,傳神地展現了那種氣氛﹕

小昭寺像地窖那樣又黑又髒。在大門兩側各有三個巨大的保護神。在通廊裡擺放著好些弓箭、鎖子甲、牡鹿角,剝製的動物、唐嘎、面具、頭蓋骨以及敬神拜佛的全部用具。左側有一壁龕,裡面黑洞洞的,一些人在裡面敲鼓,別人也看不見他們。

一位喇嘛手握一隻聖餐杯,站立在如食堂的飯菜窗口模樣的一個很深的牆洞眼前,昏暗、閃爍的酥油燈照在他身上,燈光將一惡毒的女魔曝露在人們的眼前。當第二個喇嘛將聖水倒入聖餐杯時,頭一個喇嘛將杯子一次又一次嚴肅地舉了起來,口中喃喃唸著咒語以平息那一女魔。

......這個地方的歷史相當悠久。這裡有一些大件的浮雕金屬器皿和石器,如飾有怪獸和頭蓋骨的屋頂,這些可能在佛教進入西藏前就已經存在了,也許是苯教留下的遺跡。在這裡沒有任何一件東西的色調是鮮艷的,聲音是宏亮的,沒有任何東西富有生氣,充滿活力。

受到侵襲的男男女女到這裡來是為了消災解難﹔一心想報仇雪恨的人們卻是為了降禍於人﹔失去親人的平民百姓則為了到這裡來瞧瞧在煉獄中的靈魂,企圖指引這一靈魂沿著自己的道路走向新生。與此同時鬼神和女魔則在暗中行動,要用銳利的魔瓜將靈魂搶奪回來,將它重新投入地獄。

......在佛龕後殿的聖壇內,有一堆從地面堆砌到屋頂的磚石,據當地人說,有二個無底的深淵通往地獄。在它周圍有一條又暗又窄的轉經道,善男信女繞圈轉經。地面和四壁像冰塊一樣滑,因為若干世紀以來,這兒留下了無數虔誠佛教徒的手跡和腳印。一位受迫切需要驅使的老嫗在出神地轉經。

如果是在別的地方,人們逗留時一定會神魂顛倒,但在拉薩卻不然,人們只是在毫不經心地漫步於神秘之中,因為在這樣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自然環境十分惡劣,除了沙漠、荒原、一道道的崇山峻嶺之外,就是不可逾越的雪山。這裡的人誰也不會懷疑,甚至連兒童小孩都相信,地上、天上和水中到處都是鬼神,這些鬼神在與人類的命運進行激烈的爭鬥。〔4〕

正是出於對恐懼的膜拜與服從,西藏宗教培養了一種受苦與審美之間的奇特聯繫,把公正、天理與強大、威嚴和恐怖聯繫在一起。西藏史詩中的格薩爾王,就是以恐怖手段在人間建立公正統治的典型。藏人心目中認可的神,首先在於神必須能夠取得勝利,壓倒一切其他力量,並且神應該是要求明確、手段嚴厲和賞罰分明的。這種心理和思維方法從宗教延伸到西藏人生活的其他方面,表現為藏人對專制的服從、對受苦的忍耐、對勝者的尊重、對敵人的殘酷等。雖然西藏的僧侶宗教非常辨證,一般西藏老百姓的思想方法卻基本是直線型的,他們不容易理解和接受過於複雜的事物。他們的認同與服從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恐懼和懾服的前提。這是西藏社會在獨特環境中發展出的獨特社會心理。

在這方面,中共的新宗教與西藏宗教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專制、威嚴、並以恐怖進行懾服的。中共在西藏實行“一國兩制”和統戰路線時,曾一度模糊了自己的本性,以曖昧的姿態企圖在西藏上層和群眾之間兩頭討好。然而那在藏人百姓的直線型思維中,無異於規則混亂,賞罰無據,從而遮蔽了其強大和恐怖的一面,反倒兩頭都不討好。而在“平叛”之後,中共的殘酷鎮壓給藏民族帶來了大量流血和死亡,但卻因為擺脫了以往的曖昧,以明確規則把人劃分為不同“階級”,旗幟鮮明地充當了“被剝削階級”的領導者和代言人,並根據階級的不同進行說一不二的賞罰,就變得容易讓藏人理解甚至在宗教意識上接受了。因此,正是在殘酷的“平叛”之後,中共能夠很快贏得底層藏人的歡迎,也同時震懾住了其他階層的藏人。

藏人接受中共,除了底層人民在中共的革命中得到了切身利益,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中共所表現的強大──那強大通過昌都戰役和“平叛”被藏人充分認識──與藏人在宗教意識上的恐懼感以及被懾服的需求發生了某種微妙契合。因此,在宗教意義上,中共後來一度在西藏取得勝利,其實是在藏民族傳統意識基礎之上實現的一次神的轉換。

[多維主頁] [每日一章目錄] [上一章] [下一章] 


[請發表您的評論] [原書郵購]

明鏡出版社特別授權


多維信箱: cnewsnet@chinesenewsnet.com